近期,受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及海外疫情持續(xù)擴散雙重沖擊,全球金融市場表現糟糕。A股市場卻依然堅挺、韌性漸顯,彰顯了市場對中國經濟繼續(xù)保持高質量發(fā)展的良好預期。
3月22日,中國證監(jiān)會副主席李超在國新辦發(fā)布會上稱,與境外市場相比,我國的金融市場總體比較平穩(wěn),A股市場展現出了比較強的韌性和抗風險能力,A股市場的波動幅度相對比較小,投資者的行為更加理性。
“A股市場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跌幅最小,市場整體波動性也最小,充分體現了A股投資者的定力和對中國戰(zhàn)勝疫情的良好預判,以及中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和中國經濟長期的看好。A股韌性主要來源于中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相關利好政策也在陸續(xù)發(fā)布。隨著基建支持、稅收優(yōu)惠等一系列財政政策的出臺,投資者的信心有所恢復,市場流動性和風險偏好在逐漸改善。同時,海外避險情緒得到充分釋放,不再對A股形成較大拖累,緩解了外資流出壓力。”德邦基金策略與組合管理部副總監(jiān)孫博巍3月26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平安證券策略分析師張亞婕也認為,相較全球金融市場而言,A股市場確實具有相對韌性優(yōu)勢。一方面是流動性相對充裕;另一方面是風險敞口較低,可以被認為是全球權益市場的避風港。A股市場的堅韌有目共睹,且在海外流動性危機暫緩后,境外資金也出現了連續(xù)流入的現象。
張亞婕進一步向《證券日報》記者解釋:“先從流動性相對充裕來看,貨幣政策寬松預期以及新發(fā)基金規(guī)模都釋放信心和支撐的信號。再從風險敞口來看,我國的疫情防控較早、國內基本面更為穩(wěn)健以及國內政策工具更為充足。國內對輸入性疫情的防控升級,經濟復工隔離期漸近尾聲,隔離期后消費迎來修復。當前A股市場估值處于較低區(qū)間內,大盤估值處于30%—40%的歷史分位,創(chuàng)業(yè)板也從較高位回調至歷史均值分位。”
李超在發(fā)布會上還著重強調了堅持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方向不變,在準入方面,2019年,已經核準了幾家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從4月1日開始,可以申請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外資獨資審核。
頂層設計的政策支持有何深層次意義?孫博巍認為,外資機構準入方面是既定政策方向,有利于市場參與者的多元化,也有助于提高市場穩(wěn)定性,給投資者更多的選擇。從長遠看,外資機構增多有利于提高中國市場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有助于帶動更多海外投資者關注中國。隨著市場的開放,機構先行進入,將加快中國成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的進程。
德邦基金監(jiān)察稽核部副總經理楊志浩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對外開放是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之一。
他舉例道,大量外資巨頭此前已通過合資入股的方式加入了中國公募基金行業(yè)。在合資基金公司中,外方股東一般都有較低的風險偏好,更倡導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穩(wěn)健運營的理念。
關鍵詞: 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