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鼓作氣(曹劌)
(資料圖片)
釋義:指鼓足勇氣或趁著勇氣十足的時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典出:《左傳·莊公十年》:“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2.一字千金(呂不韋)
釋義:形容詩文或書法作品極為精妙,價值很高。
典出:《史記·呂不韋列傳》載:秦國商人呂不韋在咸陽懸賞,說如果有人能在《呂氏春秋》中增加一字或減少一字,就賞賜千金。
3.一飯千金(韓信)
釋義:形容受人點滴之恩,給以豐厚的報答。
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后來韓信做了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4.東山再起(謝安)
釋義:指隱退后復(fù)出任職或失勢后重新恢復(fù)地位。
典出:《晉書·謝安傳》載:謝安辭官隱居會稽東山(今浙江上虞),年逾四十復(fù)出為桓溫司馬,官至中書令、司徒。
5.臥薪嘗膽(勾踐)
釋義: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qiáng)。
典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載: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立志報仇。他把苦膽懸掛在坐處,“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經(jīng)過長期準(zhǔn)備,終于打敗吳國。
6.三顧茅廬(劉備、諸葛亮)
釋義:指誠心實意地一再邀請。
典出:《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p>
7.孺子可教(張良)
釋義:指年輕人有出息,可以造就成才。
典出:《史記·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fù)返,曰:‘孺子可教矣?!?/p>
8.老當(dāng)益壯(馬援)
釋義:年紀(jì)雖老,志向更為豪壯,干勁更足。
典出:《后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dāng)益堅,老當(dāng)益壯?!?/p>
9.投筆從戎(班超)
釋義:指文人從軍。
典出:《后漢書·班超傳》:“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yǎng)。久勞苦,嘗輟業(yè)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dāng)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
10.揭竿而起(陳勝)
釋義:指武裝起義。
典出:《過秦論》:“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11.四面楚歌(項羽)
釋義:形容四面受敵、孤立無援。
典出:《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12.暴珍天物(帝辛)
釋義:指殘害生靈。也指不愛惜自然所賜,任意揮霍浪費。
典出:《尚書·武成》:“今商王受無道,暴珍天物,害虐民。”
13.暗度陳倉(劉邦)
釋義:指在表面上用某一行動迷惑對方,但在暗中卻采取另一種行動達(dá)到目的。也指暗中進(jìn)行某種活動。
典出:《氣英布》一折:“孤家用韓信之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攻定三秦,劫取五國。”
14.嗟來之食(黔敖)
釋義:指帶有侮辱性的施舍。
典出:《禮記·檀弓下》:“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饑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瘬P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
15.紙上談兵(趙括)
釋義: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典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戰(zhàn)國時,趙國的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從小學(xué)習(xí)兵法,熟知兵書,卻沒有實際經(jīng)驗。秦趙長平之戰(zhàn),趙括率領(lǐng)的軍隊全部被殲。
16.負(fù)荊請罪(廉頗)
釋義:主動向?qū)Ψ匠姓J(rèn)錯誤,賠禮道歉。
典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戰(zhàn)國時趙國大將廉頗對藺相如被趙王拜為上卿不服氣,宣言要侮辱他。藺相如處處退讓,以國家利益為重。廉頗知道后十分悔恨,“肉袒負(fù)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
17.怒發(fā)沖冠(盜跖,藺相如)
釋義:指憤怒得頭發(fā)豎立,頂起帽子。形容極其憤怒。
典出:語本《莊子·盜跖》:“竭者入通,盜跖聞之大怒,目如明星,發(fā)上指冠?!庇帧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相如因持璧卻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p>
18.手不釋卷(劉秀)
釋義:書本不離手。形容讀書勤奮。
典出:《三國志·吳書·呂蒙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光武當(dāng)兵馬之務(wù),手不釋卷?!?/p>
19.韋編三絕(孔子)
釋義:反復(fù)翻閱,編綴竹簡的牛皮繩磨斷了多次。形容讀書勤奮刻苦。
典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20.墨守成規(guī)(墨子)
釋義:形容因循守舊,不思變革。
典出:戰(zhàn)國初期思想家墨翟善于守城,因稱善守為墨翟之守、墨守。
21.病入膏盲(晉景公)
釋義:指疾病已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也比喻情況嚴(yán)重,無法挽回。
典出:《左傳·成公十年》:“醫(yī)至,曰:‘疾不可為也,在盲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dá)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
22.雞犬升天(劉安)
釋義:比喻一個人得勢,和他有關(guān)系的平庸之輩也跟著沾光。
典出:《論衡·道虛》:“淮南王學(xué)道……奇方異術(shù),莫不爭出,王遂得道,舉家升天,畜產(chǎn)皆仙,犬吠于天上,雞鳴干云中?!?/p>
23.高山流水(俞伯牙)
釋義:比喻得遇知音。
典出:《列子·湯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24.圖窮匕見(荊軻)
釋義:比喻事情發(fā)展到最后,終于露出真相或本意。
典出:《戰(zhàn)國策·燕策三》載:戰(zhàn)國時,燕太子丹派荊軻去刺殺秦王,荊軻將卷著匕首的燕國督亢的地圖獻(xiàn)給秦王,“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圖窮而匕首見。”
25.口蜜腹劍(李林甫)
釋義:嘴甜心狠。形容為人陰險。
典出:《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元年》:“李林甫為相……尤忌文學(xué)之士,或陽與之善,啖以甘言而陰陷之。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p>
26.風(fēng)聲鶴唳(苻堅)
釋義:形容驚慌疑懼,自相驚憂。
典出:《晉書·謝女傳》:“余眾棄甲宵遁,聞風(fēng)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
27.破釜沉舟(項羽)
釋義:比喻不留退路,下定決心一拼到底。
典出:《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p>
28.程門立雪(楊時)
釋義:喻尊師重道。
典出:《二程外書》卷一二引宋·侯仲良《侯子雅言》:“游、楊初見伊川(程頤),伊川瞑目而坐,二子侍立,既覺,顧謂曰:‘賢輩尚在此乎?日既晚,且休矣?!俺鲩T,門外之雪深一尺?!?/p>
29.司空見慣(劉禹錫)
釋義:指某事常見,不足為奇。
典出:《本事詩·情感》載:唐代詩人劉禹錫卸任和州刺史后回京,司空李紳設(shè)宴招待,席間命歌妓勸酒。劉即席賦詩:“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江南刺史腸?!?/p>
30.夢筆生花(李白)
釋義:形容文思敏捷,才華橫溢。
典出:《開元天寶遺事·夢筆頭生花》:“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31.力透紙背(顏真卿)
釋義:形容書法、繪畫運筆剛勁有力。
典出:《張長史十二意筆法意記》:“當(dāng)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功成之極矣?!?/p>
32.胸有成竹(文與可)
釋義: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有全面的謀劃打算。典出:《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p>
33.馬革裹尸(馬援)
釋義:指軍人在戰(zhàn)場上戰(zhàn)死。多用來表示英勇作戰(zhàn)、為國捐軀的決心和氣概。
典出:《后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dāng)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34.洛陽紙貴(左思)
釋義:借指好的作品廣為流傳,風(fēng)行一時。
典出:《晉書·左思傳》載:左思所作《三都賦》,深受稱贊,人們競相傳寫,為此洛陽的紙都漲價了。
35.背水一戰(zhàn)(韓信)
釋義:指決一死戰(zhàn)。
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載:漢將韓信率領(lǐng)軍隊攻打趙國,命令背水為陣,斷絕了退路,迫使將士拼死作戰(zhàn),結(jié)果大敗趙軍。
36.聞雞起舞(祖逖)
釋義:指有志之士及時奮發(fā),刻苦自勵。
典出:《晉書·祖逖傳》:“[祖逖]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同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蚱鹞琛!弊驽雅c劉琨互相勉勵,立志為國效力,半夜聽到雞叫就起床舞劍,刻苦練功。
37.初出茅廬(諸葛亮)
釋義:指剛剛出來做事或剛步入社會。
典出:東漢末,諸葛亮隱居南陽,劉備三次到茅廬拜訪,諸葛亮才答應(yīng)出山。當(dāng)時劉備被曹操攻打,形勢危急。諸葛亮設(shè)計,在博望坡用火攻曹軍,取得重大勝利。
38.完璧歸趙(藺相如)
釋義:指把原物完好無損地歸還原主。
典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載:趙惠文王得楚和氏璧,秦昭王聽說后,表示愿以十五城換璧。當(dāng)時秦強(qiáng)趙弱,趙王不敢拒絕,又怕上當(dāng)。大臣藺相如自愿奉壁出使秦國,說:“城入趙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請完壁歸趙?!碧A相如到秦國獻(xiàn)壁后,見秦王無意給城,就設(shè)法取回壁,并派從者送歸趙國。
39.退避三舍(重耳)
釋義:指主動退讓,不與之爭,或主動躲開,避免接觸。
典出:《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僖公二十八年》載:春秋時,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國,楚成王設(shè)宴接待,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焙笾囟氐綍x國當(dāng)了國君,在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晉軍果“退三舍以辟之”。
40.樂不思蜀(劉禪)
釋義:指樂而忘返。
典出:《三國志·蜀書·后主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蜀漢亡國后,后主劉禪被置于魏國都城洛陽。一天,司馬昭問他想不想念西蜀,“禪曰:‘此間樂,不思蜀?!?/p>
41.指鹿為馬(趙高)
釋義: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典出:《史記·秦始皇本紀(jì)》:“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shè)驗,持鹿獻(xiàn)于二世,曰:‘馬也?!佬υ唬骸┫嗾`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者。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p>
42.畫龍點睛(張僧繇)
釋義:比喻藝術(shù)創(chuàng)作在關(guān)鍵處著墨,或?qū)懽?、說話時在關(guān)鍵處加上精辟詞語,使內(nèi)容更加生動傳神。
典出:《歷代名畫記·梁》:“武帝崇飾佛寺,多命僧繇畫之……金陵安樂寺四白龍不點眼睛,每云:‘點睛即飛去?!艘詾橥Q,固請點之,須臾雷電破壁,兩龍乘云騰去上天,二龍未點眼者見在?!?/p>
43.入木三分(王羲之)
釋義:本形容書法筆力強(qiáng)勁。后也形容見解精辟,分析深刻。
典出:《說郛》卷八七引唐·張懷瓘《書斷·王羲之》:“晉帝時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44.多多益善(韓信)
釋義:原指帶兵越多越能成事,即打勝仗。后泛指越多越好。
典出:《史記·淮陰侯列傳》:“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
45.望梅止渴(曹操)
釋義:比喻用空想或假象等來安慰自己。
典出:《世說新語·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p>
46.鞠躬盡瘁(諸葛亮)
釋義:小心謹(jǐn)慎,竭盡全力效勞。
典出:《后出師表》:“臣鞠躬盡力,死而后已。”
47.約法三章(劉邦)
釋義:泛指共同議定必須遵守的簡單條款。
典出:《史記·高祖本紀(jì)》;“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48.請君入甕(周興)
釋義:比喻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典出:《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引《朝野僉載》:“唐秋官侍郎周興與來俊臣對推事??〕紕e奉進(jìn)止鞫興,興不之知也。及同食,謂興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興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面炙之,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nèi)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咸即款伏?!?/p>
49.舉一反三(孔子)
釋義:從一件事可以類推出許多同類事理。
典出:《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p>
50.蕭規(guī)曹隨(蕭何、曹參)
釋義:指后人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規(guī)辦事。
典出:西漢初年,蕭何、曹參先后為丞相,蕭何制定的一套法規(guī)政令,曹參完全繼承下來,遵照執(zhí)行。
來源:中華詩文學(xué)習(xí)(微信ID:shiwen_xuexi)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