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發(fā)布了這樣一款搭載著 iPhone 7 同款 A10 處理器,所以可以支持 ARKit 的廉價 iPad。并且升級了相機,還加入了 Apple Pencil 支持。為 iPad 更新了 iWorks,為學校專門定制了一整套軟件,試圖從課堂教學、學生管理、課后作業(yè)等方方面面,為學校打造一個「全新的課堂」。
相比于 Chromebook 200 - 400 美元的售價,60 美元一年的「租用價」,MacBook 在價格上是無法與 Chromebook 在美國中小學市場競爭的。即使 Mac 在大學、辦公室等場景中再受歡迎,中小學仍然負擔不起給每個學生都配備一臺 MacBook 的成本。
所以蘋果決定,將 iPad 作為其中小學教育布局的核心。
就在這場發(fā)布會開始前的 24 小時不到,谷歌宣布 Chrome OS 將登陸平板電腦,Acer 已經(jīng)推出了搭載 Chrome OS 的平板電腦。這算是對蘋果以 iPad 為核心的教育領(lǐng)域布局,所做出的提前回應。
但這對蘋果來說并不是最大的難題。蘋果似乎認為,小朋友是一張潔白的畫布,不像大學生和成年人,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使用電腦進行學習、工作的習慣。小朋友天然更習慣 iPad 上觸摸的交互,所以他們會更喜歡 iPad。
但事實是這樣嗎?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高度依賴文字,而 iPad 卻并沒有自帶的實體鍵盤。iPad 對學生來說,并不是比 Mac 更好的學習設(shè)備。但蘋果只有 iPad 這一個選項,這也是其在中小學教育市場面臨的最主要困境。
蘋果是一個「活在真空中」的公司,它常常自己想象出一套「理想狀態(tài)」,然后先入為主地把消費者裝進這套「理想狀態(tài)」里。這種「真空感」可以解釋蘋果的很多決策,比如去掉 3.5mm 接口,在 MacBook Pro 上只放 Thunderbolt 3 接口…… 這樣的「真空感」也讓蘋果創(chuàng)造了大量優(yōu)秀的體驗,但并非每次都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