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達地球之前,這束光走了127億年。漫長的跋涉,加上宇宙的膨脹拉伸,讓它的能量微弱而暗淡。
同一時間,地球,智利拉斯坎帕納斯天文臺。麥哲倫天文望遠鏡賣力地進行星系光譜巡天??茖W家們正在借助這臺設備,建立一個高紅移星系數(shù)據(jù)庫,以期解開宇宙演化形成之謎。
偶然的一瞬,這束微弱的光與望遠鏡光譜儀上的探測器相遇了。一個明顯而確定的峰值出現(xiàn)在北京大學天文學家江林華的面前。
江林華及其所在的北大科維理研究所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這束光來自一個巨大原初星系團,它最終會演化成一個約3600萬億倍太陽質(zhì)量的星系團。北京時間2018年10月15日晚上11點,這一發(fā)現(xiàn)在線發(fā)表于《自然—天文》雜志。
藝術想象圖:127億光年外的巨型原初星系團
追尋宇宙“幼升小”時的模樣
江林華的工作有點類似于“宇宙考古”——尋找宇宙中最遙遠的星系,探索宇宙“小時候”的模樣。
和所有生物一樣,宇宙也曾是個“寶寶”。一直以來,科學家認為,宇宙是在大約137億年前由一次大爆炸形成的。
大爆炸之初,嬰兒期的宇宙處于極高溫、極高壓狀態(tài),只有光子、質(zhì)子、中子等基本粒子。之后,宇宙慢慢冷卻,花了幾十萬年時間形成了原子等基本物質(zhì)結構。那時候的宇宙一片黑暗,沒有太陽,沒有星星。
如果說今天的宇宙是個百歲老人,那么,宇宙在大概7歲左右,也就是在“幼升小”的年紀時,出現(xiàn)了一次重大變化——在引力作用下,宇宙大尺度結構開始形成,最原始的恒星、星系、黑洞出現(xiàn),宇宙被點亮了。
江林華感興趣的問題之一,正是宇宙是怎么完成“幼升小”的,包括“宇宙中第一批天體如何出現(xiàn)”“最原始的宇宙大尺度結構是怎么形成的”“宇宙從黑暗到明亮的過渡是何時完成的”……
這些問題的答案,目前尚無定論。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觀測數(shù)據(jù)有限,統(tǒng)計口徑不一。想解決這些問題,就要依賴高探測能力的天文望遠鏡,在如今明亮的宇宙中“淘”出更多百億年前留下的、已遠超人眼可觀察能力范圍的微弱光芒。
2014年9月,江林華帶著在美國求學時積累的觀測經(jīng)驗和合作資源,回到了北京大學。第二年,他就和北大的科研團隊一起,借助科技部重點研發(fā)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等項目的資助,依托位于智利的麥哲倫天文望遠鏡,開始了組建星系樣本庫的征途。
按照江林華的預期,這個樣本庫將為研究宇宙“幼升小”的歷史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樣本庫中的星系不僅都來自于宇宙“幼升小”年代的星系候選體,而且還要經(jīng)過光譜確證,測出距離地球的精確距離。
偶遇一束從遠古走來的光
2017年的一天,麥哲倫天文望遠鏡的探測器對準了一塊不算大(大約四平方度,近似于5個滿月大小)的天區(qū),然后把“視線”向更深處望去,為的是從目前星系團候選體中篩選出確定者,并確定它們的位置。
之后,數(shù)據(jù)分析人員意外地發(fā)現(xiàn),光譜圖在紅移5.7的位置上出現(xiàn)了一個不在計劃中的峰值。
“紅移”是天文學家們用來判斷光“跋涉”了多遠的工具。
一般來說,光剛被發(fā)射出來時,具有較高的能量,經(jīng)歷了漫長的傳遞和宇宙空間拉伸后,能量降低。而光譜儀可以分辨出光的能量,并判斷光從剛發(fā)出至今的時間和距離。紅移越高,就說明光源距離地球越遠。
盯著這個峰值,江林華本能地想要看一看這束紅移5.7的光來自何方神圣。
“紅移5.7”正好對應著距今127億年前,那時候的宇宙距離大爆炸的時間大約在10億年,宇宙處在“幼升小”的年紀。“這么巧!”江林華心里感嘆。
之后的研究結果,讓他們更為驚嘆——這束光來自一個巨大的原初星系團,或者說星系團的巨大前身。
通過天體物理學理論分析和計算機數(shù)值模擬,科研團隊發(fā)現(xiàn),這個巨大的原初星系團最終會“百分之百地”“不可避免地”發(fā)展成一個約3600萬億倍太陽質(zhì)量的星系團。
宇宙早期已知的最大質(zhì)量原初星系團
這可能是宇宙早期已知的最大質(zhì)量的原初星系團,但同時,這也是一個反常。
“它就像一座一線城市,星系密度很高,是同一時期其它區(qū)域星系密度的近7倍。”江林華說,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在宇宙早期會有如此大尺度和高密度的結構。
按照標準宇宙模型的預言,宇宙中大尺度結構的形成類似于滾雪球,小的結構通過合并,形成更大的結構。也就是說,最大的結構往往形成于宇宙演化的后期,如此大的原初星系團在宇宙少年時代不太可能存在。
可是,新發(fā)現(xiàn)的這個巨型原初星系團卻出現(xiàn)在宇宙“幼升小”的年紀。“這表明宇宙很早就有了大尺度的結構。”江林華說。
這樣的反常,曾經(jīng)引起過論文評審人的擔憂。4月16日,《自然—天文》雜志收到論文后,組織了三位評審人對文章進行評審。
三個月后,雜志副主編Marios Karouzos在向江林華反饋審稿意見時說:“三位評審人對您提供的數(shù)據(jù)和分析印象深刻,但他們也對結論的力度提出了一些擔憂。”
其中一名評審人說:“這些發(fā)現(xiàn)很有趣,但需要更為強有力的分析陳述。”
在評審專家的建議下,科研人員對論文研究方法、圖表等的陳述修改完善,最終得到評審專家的認可,論文在9月4日被正式接收。
江林華表示,他的科研團隊還將采用多波段觀測手段,進一步研究這個原初星系團的內(nèi)部結構,同時,他們也期待著望遠鏡技術和數(shù)值模擬技術水平再上一個臺階,以幫助他們通過更大規(guī)模的巡天,找到更多與此次類似的原初星系團,完善人類對宇宙結構形成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