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華龍網《渝事有解》欄目曾刊發(fā)《應聘貨車司機卻背上15萬元車貸,是“以租代購”還是套路貸?——“汽車融資租賃”陷阱調查》,揭露了一起“以租代購”汽車消費“新套路”,引起不少貨運司機關注。
(資料圖片)
報道發(fā)出后至今,在華龍網重慶網絡問政平臺和社交賬號下,又陸續(xù)有不少司機向記者反映,他們在求職過程中也遭遇了相同的“套路”。
遭遇
應聘貨運司機卻背上貸款
“8月15日,我爸在生速物流有限公司應聘貨運司機,起初被告知不租車不買車,最終卻背上了14.7萬元信用貸款?!?月23日,覃先生在華龍網重慶網絡問政平臺發(fā)帖。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隨即聯(lián)系上覃先生和其父親覃斌(化名)。
“生速物流一周姓人員在未提供合同內容,未解釋清楚合同條款的情況下,讓我按要求錄制了一段視頻,大意說有穩(wěn)定收入,并以此辦理了信用貸款?!瘪蠓Q,通過這般操作,周姓人員引導其與亦生通(重慶)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汽車代購合同,合同還約定這輛車要掛靠公司,上公司戶。
“起初說開公司的車,只需要搶單開車就行,不用裝卸貨,每月保底收入1萬左右,結果成了‘以租代購’,有點難以接受?!瘪笳f,“我們多次找尋兩家公司溝通希望退車,兩邊都不同意調解。”
協(xié)調無果之下,覃先生在網上看到了華龍網《渝事有解》此前刊發(fā)的相關報道,“希望為司機發(fā)聲,更希望有個安全的求職環(huán)境,幫大家擦亮眼睛”。
記者輾轉聯(lián)系上生速物流有限公司和亦生通(重慶)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得知記者來意,兩方均掛斷了電話。目前,覃先生已求助警方,并咨詢了多位律師。
套路
打著高薪招聘名義賣車
覃先生的遭遇不是個例。一段時間以來,多地曝光針對貨運司機、外賣騎手等為對象的“以租代購”求職陷阱案例。
記者以“以租代購”“貨運司機”等關鍵詞在華龍網重慶網絡問政平臺檢索,類似投訴從2019年至今多次發(fā)生。
瀏覽這些投訴內容,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掩藏的“套路”:
——應聘時,多數(shù)貨車司機被部分網絡平臺、貨運公司的“穩(wěn)定貨源”“月薪過萬”“公司有車”等條件吸引,多為口頭承諾。
——過程中,司機被引導以個人信用貸款購買貨運車輛,以供“入職”使用。期間,除司機應聘的貨運物流公司外,還會冒出金融租賃、汽車銷售等多個公司,但合同難見、條款未知,車輛還要上公司戶,掛靠在公司,司機每月需償還數(shù)千元的貸款。
——提車后,司機遭遇接活難、退車難、退款難等情況,收入未達之前承諾,卻背負高額債務。
不少自稱貨車司機的用戶留言表示,自己曾有類似遭遇,呼吁監(jiān)管部門加大力度整治此類現(xiàn)象,好讓物流行業(yè)更健康、穩(wěn)定地發(fā)展。
警惕
物流領域貸款購車有風險
8月25日,記者在多個招聘網站以“貨運司機”為關鍵詞進行搜索,發(fā)現(xiàn)有多家物流公司發(fā)布招聘信息。多數(shù)公司的招聘要求為“不限經驗、不限學歷,有C1駕駛證即可”,同時表示貨源充足,有固定倉庫,不需要司機裝卸貨物,給出的工資基本都是8000元至12000元/月。
中國物流學會常務理事熊文杰曾解釋,招聘公司若是給出了高于行情平均水平線甚至翻倍的薪酬,那么,90%以上是騙局,此類公司就是拿捏了貨車司機急于找活干的心理,用高薪為誘餌行騙。
本想獲得高薪收入,卻欠下高額貸款,甚至有求職者因此被告上法庭,或遭遇惡意催收。
5月29日,北京銀保監(jiān)局發(fā)布關于防范物流領域貸款購車糾紛的風險提示,提醒貨運、物流等行業(yè)的從業(yè)人員審慎借貸,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切勿輕信保底收入、無條件退車等口頭承諾,切勿輕信“代理維權”騙局。
北京盈科(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朱遠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汽車融資租賃總體上是一種金融服務,許多消費者通過這種新型的購車方式,從事網約車等服務。作為承租人,在承租期沒有屆滿之前,車輛的使用權和所有權是分離的,承租人只擁有車輛的使用權。這類合同由于合同期長,出租人、承租人、車輛三者都存在變數(shù),風險概率較大。期間,如果因為公司經營不善跑路,或者出現(xiàn)其他債權人查封融資租賃公司資產等情況,作為租賃物的車輛也有可能被查封,承租人的利益就很難得到保證。
重慶坤源恒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璇建議求職者,在面對此類崗位招聘時,最好注意一下招聘方是否具有真實的建立勞動關系的意圖。其次,勞動者最好不要隨意與招聘方簽訂與勞動合同或建立勞動關系無關的合同或者協(xié)議。最后,建議應聘之前,進入相關的司法網站,查詢一下招聘方以往是否涉及相應司法案件。
短評:
“以租代購”不能掛羊頭賣狗肉
“以租代購”本質上有利于減輕貨車司機的資金壓力,掙錢、買車兩不誤。然而,“以租代購”存在被惡意利用的現(xiàn)象,掛羊頭賣狗肉。不少貨運司機求職者不僅遭遇錢車兩空,還背上了貸款。
梳理公開報道,此類招聘多發(fā)生在物流領域,手段較一致,套路較清晰:
出面招聘的貨運物流公司只是第一位“中介”,通過話術將求職者引向汽車銷售公司。汽車銷售公司的作用,主要是讓應聘者與金融租賃公司簽下“以租代購”協(xié)議,高價購買車輛后再以擔保為由,讓購車人將車輛掛靠在貨運物流公司。
最終,招聘公司可在派單提成中獲得服務費、會員費等,并獲得還貸期間的車輛所有權;車行以高價賣出了電動車;金融租賃公司獲得信用貸款和利息。整個鏈條上,只有購車人實際利益可能受損。
可以看到,這些“以租代購”,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以租代購,而是偷換概念,誘導求職者貸款購車。相關公司也正是吃準了貨運司機、騎手等新就業(yè)形態(tài)勞動者法律知識不足、維權意識不強的特點,利用手機APP來降低其防范“免疫力”,鉆了法律的空子。
要破解這一現(xiàn)象,除了勞動者自身需擦亮眼睛外,各平臺應及時釋疑,加強識別,提醒廣大求職者從官方渠道應聘。各地人社、公安、市場、金融監(jiān)管等部門,需攜手應對這一“新套路”,加強對相關違法違規(guī)行為的監(jiān)督,斬斷物流領域“以租代購”背后的貓膩。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黃宇
關鍵詞: